《Q&A》 一本不容錯過的好書

2009011510:00

好書推薦【 Q&A】

我對“好書”的「定義」包含三要素(缺一不可):【知識、驚喜、感動】。

一般而言,只要含有其中之一就足以成為暢銷書。

如果這一生只能讀一本書那麼選這本吧!

好書”的三要素

評鑑(滿分:五星)

知識

★★★★

驚喜

★★★★★

感動

★★★★

名人/媒體推薦

『這是一本關於人生旅程的書。如果沒有遠行、如果夜裡想好好睡一覺,千萬不要翻開這本書,因為一旦開始看就停不下來!』──【雪梨早晨先驅報】

『令人驚艷的一部作品!語言風格簡單、生動,媲美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!』──【周刊報】

『作者仔細地處理了命運逆轉的情節,就像是一名一流的幻術師。他是魔術師嗎?沒錯,而且是最厲害的魔術師!』──【法國《柯夢波丹》雜誌】

『時下最棒的一本書!』──【法國《東部共和報》】

『史瓦盧普是個了不起的說故事高手,《Q&A》在口碑相傳之下,立刻造成轟動!』──【每日郵報】

『一個精采絕倫的故事!……巧妙的故事鋪陳宛如變魔術一樣。』──《週日論壇報》

『一本令人心情舒暢的絕妙佳作!』──【丹麥《ALT for D...MORE>>

編輯推薦

18歲男孩曲折離奇的人生故事,媲美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。

故事敘述全球最受歡迎的益智問答節目「W3B」在孟買開錄,參賽者只要答對12道問題,就能獲得高達10億盧比的獎金。某晚錄影,18歲的羅摩竟然答出所有的題目,成為電視益智節目史上最高獎金得主。但心有不甘的節目製作人一口咬定羅摩作弊,逼迫他簽下認罪書放棄巨額獎金,所幸神秘女律師出面解救羅摩,在層層解迷下,羅摩經歷友誼、初戀、親情、絕望、孤獨、背叛等種種人生的滋味,一一被揭露......本書是作者維卡斯.史瓦盧普的處女作,一出版即大受好評,即將被改編成電影和音樂劇。


內文試閱

序曲
我遭到逮捕,原因是我贏了一場益智問答比賽。

警方昨晚大半夜來抓走我,那時就連流浪狗都睡得不醒人事。他們破門而入,把我銬起來,然後把我押到等候在外頭、亮著紅燈的吉普車上。

沒有哭天搶地,沒有驚動任何一個鄰居從屋內探出頭來,只有那隻老貓頭鷹,棲息在羅望子樹上,為我嗚嗚地叫了幾聲。

在達拉維(譯註1.Dharavi,孟買城中的貧民窟,有『亞洲最大的貧民窟』之稱。此地面積僅二點五平方公里,卻住了一百萬人,但是孟買的市中心黃金地段卻也在達拉維的附近。)遭到逮捕的人,就跟當地火車上的扒手一樣司空見慣。每天都有一些運氣較背的人被逮進警察局。有些人硬生生地被治安官連叫帶踢地拖進警局,另外一些人則是平靜地跟著治安官走。這些人盼著、或者說等候著警察來抓他們,因為那閃著紅燈的吉普車出現,對他們來說無非是種解脫。

現在回想起來,或許我也應該又踢又叫,堅稱自己的清白,大吵大鬧,把鄰居們吵醒。不過這一點幫助也沒有。即使真的吵醒了鄰居,他們也不會替我做任何辯護,只會張著睡眼惺忪的雙眼,看著眼前的好戲,說著『又有人被帶走了』之類老掉牙的話,然後打個哈欠,隨即回家睡覺。我的離開,對這個亞洲最大的貧民窟來說並沒有任何影響。天一亮,為了取水他們照常排隊,照例趕搭著每天七點三十分的火車。

至於我被逮捕的理由,他們才懶得知道。想想看,兩個治安官闖進屋裡抓我,連我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,更何況是其他...MORE>> 【點擊此連結進入】


本書已改編成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/貧民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即將上演


  由於是第一次到印度,所以導演丹尼·博伊爾顯得特別小心。「在整個拍攝過程中,我都處於一種學習狀態中,學習印度的文化以及關於文化的種種知識。一是因為我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取景,我必須對其有所瞭解;二是我大部分的工作人員也是印度人,為了表示尊重和應該有的理解我必須要學習。」 
  

跟西方文化不同的是,印度文化中的「宿命論」使丹尼受到很大的震撼。「在我們接受的一些意識教育和文化中,講的是『人定勝天』,只要努力奮鬥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。而在印度文化中,這種天定的命運異常強大,人在命運面前是很渺小而無意義的。每個人都自有一方天地和自己的角色,人在命運前需要做的只是順天意而非盡人事。」
  

「在拍攝過程中我所做的只是尊重我所在的這個國家,尊重他們的文化和歷史。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,我就沒辦法做出改變,去強求或去主宰什麼,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我很難去駕馭和操控。於是,我就任由影片隨著情節自行發展,也許順其自然是最好的選擇。我們只要放開懷抱,用寬容的心接納新事物,奇妙的結果就會產生,事實也證明如此。」
  

「正如我們邀請到的主題曲創作者,具有卓越才華的曲作家A·R·拉曼,我相信這也是天意。之前我誠心找他合作時,數次都無緣得見,我在倫敦,而他在寶萊塢各自忙得昏天黑地;而這次我們居然在倫敦遇見了他,這也許就是命運在作祟。」

Awards:Nominated for 4 Golden Globes. Another 20 wins & 17 nominations more
2009年金球提名最佳影片,最佳導演等4項大獎

官方網站 
http://www.foxsearchlight.com/slumdogmillionaire

簡  介 

故事的主角名叫賈馬爾·馬利克,一個自小失去雙親在孟買貧民窟長大的青年。18歲的他將在全國人民的注視下經歷他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晚。他參加了一檔名為《誰想成為百萬富翁》的電視節目,該節目將舉國上下的熱情都煽動到了最高點,而成為焦點的賈馬爾離真正的成功只有一步之遙——只要他正確回答最後一道問題,令人垂涎的2000萬盧比將歸他所有。
  

就在答案快揭曉的時刻,警方卻以賈馬爾·馬利克作弊為由將其帶走,等待賈馬勒的可能是詐騙嫌疑的控罪。但一個「街頭仔」何以在舉國關注的電視節目中作弊?到底對賈馬勒的詐騙控罪是否成立?這些問題都牽動著大家的心。
  

為了能洗脫罪名證明自己的清白無辜,賈馬爾竭盡所能地講述了自己18年來艱苦的生活遭遇:他和他的兄弟如何在貧民窟艱難度日;他們在公路上的冒險經歷;他們與地方黑幫的驚險「遭遇戰」;他如何失去了心愛的女子拉媞卡。
  

通過他對自己艱難人生的描述,所有人都明白了他能回答出電視節目裡的那些問題絕非偶然和作弊。隨著他的回憶,展示在大家面前的除了是他的人生經歷外,還有就是他能答對如此之多的題目的真實原因——從他的生活經歷中都能夠找出每道題的答題線索,他能夠從他的人生經歷中得到啟示。當大家消除了賈馬爾作弊的疑問後,另一個神秘問題又盤踞在大家心頭:如若真如賈馬爾自己所說那樣,參加該節目並不是對金錢和財富的慾望,那到底是什麼力量在促使這位「街頭仔」參與到這個節目當中並堅持到最後?令電視節目的製作方、巡視員和超過千萬的電視觀眾都大跌眼鏡的是,他這樣做僅僅是為了找到昔日的戀人拉媞卡,因為她是《誰想成為百萬富翁》的忠實擁躉。新的一天就要來臨,賈馬爾將會給出最後一題的答案。他能不能找回拉媞卡呢?

一句話評論


嚴肅的浪漫在敘述的力量下爆發。
——
《芝加哥太陽報》

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愛情夢幻曲,一個關於至死不渝的愛戀故事。
——
《華爾街日報》

丹尼·博伊爾是一個非常有雄心的電影創作者,他一直在用行動證明,他可以拍好所有類型的片子,這部片子展現了他對愛情片的駕馭能力。
——aintitcool.com


這是一部典型的丹尼爾·博伊爾式的電影,既新穎又具有穿透力,但加上寶萊塢過度激烈的慣常表現形式後,使整部影片的實際震撼小於宣傳攻勢。
——
《好萊塢報道》

幕後製作


  導演主動向編劇請纓
  

與大多數電影製作是由導演挑選劇本不一樣,本片編劇西蒙·比尤弗伊從未向導演丹尼·博伊爾遞交過這部電影的劇本,丹尼·博伊爾僅僅是因聽說有一個劇本以《誰想成為百萬富翁》這一電視節目為「由頭」做情節展示感到吃驚——哪個編劇會有如此創作?這樣的電視節目背後會有怎樣的故事?但當他得知劇作者的名字後,立刻主動從經紀人那裡索取劇本並認真閱讀。博伊爾表示,「西蒙·比尤弗伊是我最喜歡的編劇,儘管我和他在拍此片前從未謀面,但自從看過《光豬六壯士》後,我就記住了他的名字。」丹尼·博伊爾說道。自此之後,凡是西蒙執筆編寫或參與導演的影片,丹尼一部都不會放過。「對他的喜歡真是一發不可收拾,這種感覺也出現在閱讀本片的劇本之後,但我時刻提醒自己,我應該跳出個人崇拜,換個視角和心態去閱讀,但好劇本就是好劇本,當閱讀到第20頁時,我知道是時候做決定了,於是我立即致電給西蒙,很簡短地和他通話,表示『我喜歡你的創作,儘管也許這並非為我而作。』」
  

他還表示,「其實在心無旁騖的時候做的決定是最正確的,在那個時候我沒有去想我們是否會有足夠的錢開工,最後能拍成什麼樣子,觀眾會不會喜歡,這些我都沒有去想過,心裡只有一個聲音,我就要把它拍成電影,其他什麼也不管不顧。這種感覺很神奇,並不是時常都有,但往往產生這種感覺時,我就知道之後做出的決定將會是正確的。」
  

辛苦的選角工作


  在影片裡的眾多元素中,貧民窟裡的「窮小孩」令人印象深刻,這些成群結隊的孩子給這部淒美的感情劇憑添了幾分厚重感。在影片中,導演丹尼·博伊爾常常用一些閃回的鏡頭來表示時間的流失--前一秒鐘還是矮小青澀的孩童,一輛飛馳的火車匆匆而過之後,孩童轉眼間變成了少年。但拍攝這些有意思的片段可是難煞了聯合導演洛芙琳·坦丹,因為要在714歲的印度少年中選出導演需要的群眾演員可不容易。洛芙琳·坦丹表示,「我們之所以將選秀的年齡範圍定在714歲,是因為這個年齡段正是印度孩子接受英國文化的時候,他們從電視、電台、廣播、流行音樂、甚至電影裡廣泛接觸英語和英國文化,他們就可以在印地語和英語隨便切換,如果我們要拍成主流電影,那麼就可以多用14歲左右大的孩子。」
  

作為地道的印度人,洛芙琳·坦丹可是幫了丹尼·博伊爾大忙。博伊爾表示,「我需要她每天都陪伴在我左右,第一是我不懂印度語,第二是我需要細心的她來檢查我的工作是否有疏漏,在片場我真的變得很依賴她。」洛芙琳·坦丹對這次劇組的經歷印象深刻,「其實我更多的工作並非組織而是翻譯,年紀較小的孩子對於英語還不是很熟悉的,他們只聽得懂印地語。我只得把西蒙劇本上一段段一句句的文字翻譯成孩子們能聽懂的話,然後教他們如何複述和表演,再選出我們覺得滿意的人選。當然你對一個僅有7歲大的孩子要求不能太高,反覆演練是常有的事。坦白說印地語很有意思的,就好像要表達『我餓了』這個意思,用英語就是說『我餓了』,而孩子們如果用印地語就會生動很多,他們會說『有個小老鼠在我肚子裡鑽來鑽去』,而這句話從孩童嘴裡說出來就會顯得十分有趣。」
  

異域文化為本片定基調